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动态 > 正文
用心用情,档案征集再添新收获——74年前的毕业证书重回母校 (赵国藩院士珍贵档案征集入馆)
发布日期:2023-09-27    撰稿:陈海燕    摄影:陈玉凤
字号:[]

7月中旬,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欧七斤、曹灵钰,档案收集指导室副主任陈海燕一行三人专程赴大连,从赵国藩院士女儿赵燕女士处征集到一批珍贵档案,共计实物159件,主要包括各类证书、奖牌、成绩单、手稿、代表性著作、教材、论文集以及赵国藩院士个人用品等,电子照片43张。

让我们沿着征集的画面,跟随老校友的老物件、老照片,打开记忆中的百宝箱,揭开交大少年的求学往事,感受大师教书育人的情怀,寻找“大先生”科学的春天,思念风范永存的一代宗师。

下果决之心,毅然选择上交大

赵燕女士慷慨捐赠了其父亲赵国藩校友的交大毕业证书原件与成绩表,深情感慨父亲求学于交大,念念不忘母校情。当年在舅舅的资助下,辗转一个月,考取五所大学,坚定选择交大,逢人提起就说自己是“交大人”。斗转星移,时序更张,这张毕业证书回到了离别74年的“家”。赵国藩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在交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无论是在重庆九龙坡还是在上海,班级考试经常是第一名,担任班级的班长。成绩表虽已泛黄,但保存完好,除几道折痕外,无任何污渍和破损。

                                          赵国藩在交通大学的成绩表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校友会成立,赵国藩院士受聘名誉副会长。时任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徐飞在成立大会现场向他颁发了“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证书,赵国藩院士对母校的褒奖表示诚挚的感谢,祝愿母校越办越好,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该照片以及证书此次一并捐赠给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校友会成立时学校领导向赵国藩颁发卓越成就奖

                                     上海交大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证书及奖牌(赵国藩)


聚工匠之心,著书立说育桃李

 在中国土木工程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领域,素有“南丁北赵”之说,“南丁”是指我国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东南大学教授丁大钧;而“北赵”,指的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国藩。赵国藩,何以得此高誉?因为他学术建树丰硕,功勋卓著,是中国工程结构可靠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著述颇丰,有译著9部,专著、合著著作19部,合编规范6本,论文400余篇,涉及土木、水利、水电、港口、建筑、公路等领域。赵燕女士知道父亲生前最爱的是科教事业,最珍惜的是图书,所以对父亲的图书等资料十分珍惜、妥善保管,也知道父亲心中深深的交大情结。所以,为了让父亲一生最珍爱的图书和实物能够继续发挥价值,物尽其用,决定将它们全部捐献出来。此次捐赠给交大的手稿、代表性著作、教材、论文等共计69件,是赵国藩院士学术生涯的真实记录。

其中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编写的我国第一本《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极限状态计算》的著作,指导了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混凝土规范的编制,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创,交大刘西拉教授如是评价:“这本著作是在苏联著名专家格沃兹杰夫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推广,并做了完整、全面的介绍。后来许多人来写极限状态的计算,在完整性和高度上都没有超过赵老师。”

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成果被多本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本教材的第一版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在70年代,因它比较实用,受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出版社将它作为科技书多次印刷发行,发行量超过了10万册。此次捐赠给交大的这套教材是1975年10月北京首次印刷,第一版。

择一事,终一生,透过这些图书可以看到,赵老一生主要从事结构可靠性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是我国在这些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跑者。赵燕女士告诉我们父亲为编写适合我国工程建设需要的教材,专门学习俄语,翻译苏联专家编写的著作,以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这些著作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宝贵参考资料,对科研乃至整个行业,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怀赤城之心,饮水思源家国情

近70年的风雨坎坷,赵老躬耕教坛,育桃李万千,硕果累累,令人敬佩和感动的除了他杰出的成就,还有他生活的俭朴和品德的高尚。

我们走进科学家公寓,发现家里能放东西的地方,几乎都是被一摞一摞的书籍填满。俭朴的生活之风,从家中的设施尽显无疑。赵燕女士整理出来的父亲用品,都具有很强的年代感和代入感。茶几上摆着一张用相框装裱起来的赵老和爱人张秀文老师的合影,赵燕女士告诉我们父母是高中同学,两人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对于妻子,他曾在医院的病榻上写下“世上自有人情在,难比贤妻一片心”。

                                              1949年赵国藩和爱人张秀文

                                      赵国藩院士所用理光牌(RICOH)照相机

                                                     台灯

                                                     望远镜

                                               便携式盒式录音机


赵燕女士还捐赠了43张照片,这些有价值的照片反映了父亲求学、科研、教书、育人的历程和生活片段。其中有1949年的交大毕业照;1982年9月在颐和园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级部分同学的合影;1992年在大连欢宴回国的交大老同学,与马啸等交大校友合影; 2000年6月参加北京陈嘉庚技术科学奖颁奖大会现场照片等等。

                                           1949年赵国藩交大毕业照片

                               1982年9月,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级部分同学合影,左三为赵国藩

                                       1992年,赵国藩(右一)与马啸等交大校友餐叙

                                       2000年,赵国藩(右三)荣获陈嘉庚科学奖


1996年,赵国藩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建校100周年庆典,学校赠予每位校友一枚“饮水思源”的纪念章。赵国藩感慨万千,作了这样的解读:“‘饮水思源’,这‘源’是什么?是伟大祖国的培养,是父母的养育,是恩师的教导,是友情的帮助,是集体的支持,是师生的‘教学相长’,是家庭的恩情。饮水,必须思源!”这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精神贯穿着他的一生,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史校史研究室欧老师等此前曾经去大连对赵国藩院士进行过口述采访,深深被老校友的精神、事迹和情怀所感动。正如他对于毕业的学生,常以“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家庭好”作为赠言,祝福、勉励他们。这既是祝福,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筛选、清点、整理、打包完毕后,欧七斤、曹灵钰副主任向赵燕女士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精心准备的交大档案资料,并代表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向她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邀请赵燕女士有机会来交大实地参观交流。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广泛推动征集名人档案工作,档案收集指导室收到这批珍贵文献和重要资料后,第一时间进行系统整理。中心通过积极主动上门拜访,开展口述史料采集,实物征集、建立专题数据库等方法,留存珍贵档案文献,讲好档案中的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文化铸魂。文短情长,谨以此文缅怀、致敬:敬爱的老校友赵国藩院士!同时感谢老校友的女儿赵燕女士!并向支持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广大教职员工和校友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赵国藩校友简介:

赵国藩(1924—2017),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结构工程学专家。山西汾阳人,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1950年任大连工学院助教,1954年后历任讲师、教授、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并作为访问教授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短期工作。他相继被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国藩院士长期从事结构可靠性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为制定中国水利水电、港工、建筑、桥梁等专业的工程结构规范,解决四川二滩拱坝、贵州东风拱坝、贵州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关键技术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资料来源:《赵国藩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浏览次数】: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