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动态 > 正文
党史校史研究室参加全国校史学术年会
发布日期:2016-10-27    撰稿:    摄影:
字号:[]

1020日至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14届学术年会在天津大学举行,来自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等73所高校180多位校史研究者出席会议。作为校史研究分会的秘书处单位,党史校史研究室从4月开始即精心筹划,认真准备,为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工作。校史学会秘书长盛懿,校史室欧七斤、孙萍、朱恺、胡端、徐骞等6人赴津参会。

 

 

 本届年会由天津大学档案馆承办,与会高校及代表数量之多,会议规模之大,为历年来校史年会之最。大会围绕“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历史考察”、“互联网+时代的校史工作与研究”双主题,深入探讨了近现代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治校方略,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下校史研究与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所应采取的对策。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华口述历史学会秘书长左玉河作主旨报告《口述历史与大学校史研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作主旨报告《高等教育史与大学校史研究的互动》。

 会议表彰了342014年至2016年间涌现出来的全国优秀校史论著,其中我校原党委书记、校史编委会主任王宗光主编的《上海交通大学史(1-8)》荣获特等奖,这是全国校史界获此殊荣的唯一项成果;徐骞的《30年来我国高校校志编纂述评》获得三等奖。此外还一并举行了《中国大学校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新书首发式。该书为刘海峰教授主编、欧七斤副主编66万字,收录2014年厦门大学第13届校史分会学术年会的优秀论文共60篇(其中交大6篇),也是近年全国校史研究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总汇。

 

 

 校史室参会人员提交学术论文6篇,是提交数量最多的参会单位。原党史校史研究室主任、校史编著者代表盛懿作了《< 上海交通大学史(1-8卷)>编著始末”》的大会报告,介绍了八卷本校史的编修历程与基本经验,及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所发挥中的重要作用。其他参会者先后在会上做了论文交流汇报:《从东方MIT到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百年脉络》(欧七斤)、《民国时期交通大学国文大会制度研究》(朱恺)、《名实之间的调适:从南洋公学师范院再探清末师范教育“以日为师”问题》(胡端)、《范绪箕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在上海交大的实践》(孙萍)、《网络强国视阈下校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探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两则校史新闻传播为例》(徐骞),这些学术论文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作者:朱恺  摄影:胡端)

 


【浏览次数】: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