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文博楼征集人员全心投入,广搜博罗,喜获老校长唐文治鉴定《南洋公学新国文》全3集16卷
近期,新文博楼征集人员全心投入,广搜博罗,喜获老校长唐文治鉴定《南洋公学新国文》全3集16卷。该套书集中体现了老交大推行工文并重的办学传统,是融展示、研究与教育价值于一身的精品校史文物。
这套书籍是清末民初时期交大学生的优秀作文萃编。1907年至1920年唐文治掌校期间,极意注重中文,专设国文科和国文研究会,每年举行全校性的作文比赛。唐文治亲自命题、阅卷,并向成绩优异者颁奖。日积月累,庠序之文,蔚为大观。1914年,唐文治鉴选其中240篇,由苏州振新书社铅印发行。1917年和1926年,分别刊印二集与三集。

《南洋公学新国文》是上世纪初我校国文教育的一大硕果,该书问世后,风行学界,获得教育部嘉许。学校创始人盛宣怀阅后高度评价:“门分类别,浓淡清奇,无美不备,直可当一部子史菁华录,读洋洋大文,叹为观止。”时人称道:“本编为海内大文章,凡高小以上若专门、若师范、若中学、并女子各种学校,均宜手置一编,交换知识。”该书声名还远播海外,获得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头等奖。
细览该书,读者将颠覆交大学生质胜于文的成见。秉持“无题不新,有美必录”的原则,书中所选文章,虽为文言,但绝无八股制艺之气,反之大都理想高超,文笔奇逸,颇具周秦诸子和唐宋八家之遗风。这同当年学校国文教育所用的教材和范文有关,唐本人亲自编过《古人论文大义》、《高等国文讲义》,法乎其上,弟子属文的水平自不会差。

选文作者中不乏日后各领域之名家。如邹韬奋(恩润)、陈柱、冯振心、朱东润、唐庆诒、孟宪承、傅焕光、淩鸿勋、沈奏廷、胡端行、李熙谋等人在校期间的佳作皆收录无遗。观览之余,难免有英雄出少年之喟叹。
选文编排模仿《昭明文选》,分门别目,以类相从,令人一目了然。《南洋公学新国文》共分原、释、说、读、书后、史论、合论、问、杂文九大类。毫不夸张地说,一集在手,则古文诸体皆备,不愧是学生习作文言文之津梁。每篇文末附有唐文治的评语,虽寥寥数语,但鞭辟近里,画龙点睛,如对邹韬奋之文的评语:“文气疏宕,词义精辟,少年得此,的是隽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读者将原文与批评合观,可以窥见作文之门径。
今年适值唐文治校长诞辰150周年,明年又逢校庆120周年,唐校长鉴选的新国文能在此时回归母校,可谓恰得其时,冥冥中抑亦天意欤?若得影印出版,以飨今之读者,岂不懿美哉?
文:党史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合署)朱恺
插图:欧七斤
【浏览次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