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下午,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成立70周年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口述交大
百舸争流”——《思源•起航》出版座谈会在闵行校区木兰船建大楼隆重举行
2013年10月25日下午,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成立70周年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口述交大 百舸争流”——《思源·起航》出版座谈会在闵行校区木兰船建大楼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原党委书记王宗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安胜,原副校长范祖德、原党委常委叶敦平、校史编委会秘书长毛杏云,中船集团708所船舶专家俞宝均(1963届)、杨葆和(1967届),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1967届)、原海军装备部副部长耿广生少将(1977届)、中船重工714所原所长陈书海(1977届),以及各机关部处、院系负责人、师生代表,复旦、华东师大校史档案负责人共8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常委李建强主持。

《思源·起航》主编马德秀书记在座谈会发表讲话,对为该书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劳心智的老领导、老校友、采编人员,以及对本书提供过各种协助的院系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她说,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始旗帜鲜明地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许多大学越来越注重挖掘与传扬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厚重的历史底蕴中梳理总结出优良的办学传统,提炼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构筑校园文化氛围,达到“传承文脉,鉴往知来,环境育人”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就是深入校友群体,通过与他们面对面的口述访谈,采集整理第一手的口述史料,将他们对学校的办学传统、教风学风,对个人的人生遭际、奋斗历程,对社会的贡献回馈一一记录下来,彰显大学特有的文化基因与精神传统。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动校友口述访谈工作,从事校史研究、档案文博的同志应继续辛勤工作,把口述历史作为交大校史研究的一个系列,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做出特点和亮点,形成自己的品牌,让前辈先贤的道德文章、精神思想永放光彩,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思源·起航》由马德秀书记主编,张杰校长作序,是校史研究口述系列第二辑,全书约计39万字,共收录王荣生、胡传治、朱英富、徐芑南、张广钦、汪玉等29位造船领域知名校友的口述实录。党史校史研究室主任盛懿在会上介绍了《思源·起航》一书采编与出版情况。
1963届船制系学长、首届“船舶设计大师”俞宝均,1967届船制系学长、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校史编委会主任、原党委书记王宗光,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卫刚,学指委秘书长王伟明,学生代表盖晓娜等分别在会上作了发言。参会者范祖德、张天蔚、毛杏云、陈书海等围绕口述交大与文化传承、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海洋强国的战略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与交流。

最后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安胜作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近年交大口述采集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效,及其在文化传承、联络校友情感、保存精神文化档案等方面所发挥的现实意义。

(党史校史研究室)
【浏览次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