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927级电机科毕业生施仲阳学长的女儿施怀仁、女婿李龙渊代表亲属向学校档案馆捐赠了3张珍贵的历史原照
近日,1927级电机科毕业生施仲阳学长的女儿施怀仁、女婿李龙渊代表亲属向学校档案馆捐赠了3张珍贵的历史原照。
一张照片为南洋大学丁卯级(1927级)毕业同学与老师们照片组成的相匾。相匾正中间置有交大校徽,相匾上方中间嵌入当时学校大门建筑的照片,正下方为中院、上院、图书馆、体育馆等反映校园景致和风貌的历史建筑。相匾中间摆放着所有1927级身着学位服、头戴学位帽的毕业同学的头像,同学们头像的上方和两侧布放着陈石英教授等老师们的头像,给人以师生之间、情同父子之感。根据照片说明,相匾由该级毕业生孙孝钧设计,上海王开照相馆制作。相匾设计颇具深意,既有反映办学理念与精神的校徽,又有春风化雨、孕育桃李的老师以及亲承音旨、感戴深恩的学子,更有师生朝夕相处的屋宇景物,精妙地将学校风物、风貌与风华融为一体,简洁旷达,自然和谐。

另外两张照片为施仲阳学长1934年参加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电政会议的代表合影及参加此次会议的32位交大校友的合影。两幅照片上施学长均注有文字说明,前一幅照片还注明了所有与会的政府官员、电信技术人员的身份和工作单位。交大1908年在国内最早开办电机专科,揭开我国电力电信人才培养之先河。从这两张照片中可以看出,许多交大电机科校友成为当时通信界的技术骨干,在全国通信行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施仲阳学长1902年出生于书香门第,1927年毕业于南洋大学电机科,曾在上海国际电台工作,负责中国与联合国电信联合会联系。上海解放前夕,他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和卢宗澄、宗之发(均是交大学长)等保护了国际电台,使得解放后国际电台得以迅速启用。新中国成立后在邮电部门工作。施学长育有子女六人,其中二子施壮怀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航运管理专业,先在上海海运局工作,后任联合国海事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女婿李龙渊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并留校任教,其父李道纯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在交大化工系和华东化工学院任教。
这些珍贵历史照片七八十年来历经许多劫难,却能完好保存至今,实为不易。施学长亲属又将它们慷慨地捐赠给交大档案馆,更属难能可贵,彰显出其家族浓郁的交大情怀。

【浏览次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