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校史研究室(档案馆)主持的杰出校友口述资料与文献实物的采集工程不断深入之时,为系统学习和了解口述史学科理论及学术前沿,充分吸取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口述史学工作者的经验,4月25日下午2点,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吴祥华研究员应邀到档案馆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口述史讲座
在党史校史研究室(档案馆)主持的杰出校友口述资料与文献实物的采集工程不断深入之时,为系统学习和了解口述史学科理论及学术前沿,充分吸取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口述史学工作者的经验,4月25日下午2点,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吴祥华研究员应邀到档案馆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口述史讲座。校党史校史研究室主任、档案馆副馆长盛懿主持讲座。
吴祥华研究员从为什么要做口述史研究切入,分别就什么是口述史学;当前口述史学兴起的背景及发展趋势;怎样开展口述史访谈工作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他对口述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与取得的相应成就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他分析了口述史学工作的“四个要素”、“三个标准”、“四个作用”、“二个局限”。他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口述史学参考文献和已经出版的口述史学成果,对本校开展口述史料采集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对未来本校口述史工作的开展寄予厚望。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生动细致,从宏观到微观对口述史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尤其是对口述访谈的方法运用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示范和讲解,令与会人员受益匪浅。会上,吴祥华研究员还回答了与会同志提出的关于口述史访谈的选题、口述史料的保存、口述成果的用途、口述史料与学术研究等相关细节问题,并与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场气氛活跃。
我校校友口述访谈与文献实物的征集工作已进行多年且不断深入。至今已采访过的老领导、老教授、老校友近二百名,征集文献实物二百余件,尤其是近两年充分利用寒暑假,精心组织党史校史研究、文博工作人员分赴北京、武汉、西安、上海等地进行采访,硕果颇丰。整理编辑的约28万字的《思源.往事》(暂名)也将于年内出版。
开展口述史学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党史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将以此为契机,将此项承载厚重历史文明的记忆工程持续有力地进行下去,为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自己的努力。

(档案馆:刘岸冰)
【浏览次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