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动态 > 正文
档案馆“抢救”并收藏大幅名人字画
发布日期:2012-07-09    撰稿:    摄影:
字号:[]
2012年6月29日,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开始进行全面翻修,然而此时,两幅在三楼300教室已“居住”近三十年的名人字画正等待命运的裁决

2012629,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上院开始进行全面翻修,然而此时,两幅在三楼300教室已“居住”近三十年的名人字画正等待命运的裁决。

 

此二幅作品于1979年由著名海派花鸟画大师钱行健先生与原华东局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魏文伯同志创作,幅面长6、宽1,自那时起便落户于此。遗憾的是由于当初装裱时,作品被全裱于石灰墙上,而且常年未进行专业的保养维护,历经三十年的岁月后已然苍老不堪,霉斑脆裂到处可见,昔日光彩不复存在。整修单位在不知从何下手拆除的情况下向档案馆寻求帮助,档案馆立刻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勘察,为了不影响新上院的翻修进程,决定立即采取“抢救”行动。

 

在档案馆长期从事档案修复保护工作的钱向荣老师是一位惜画之人,有着丰富的字画装裱经验,在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亲身助阵下,此次“抢救”行动有了一线生机。由于多种恶劣因素,字画的拆除过程举步维艰,稍有闪失便可能造成纸面上无可挽回的损坏,因此除了全神贯注地点滴推凿外别无他法。更糟糕的是,629的上海正值高温梅雨季节,且由于翻修的缘故,现场所有电扇和空调装置早已被清除,室内闷热难耐。但为了能早一刻让字画撤离此等“险地”, 范巨山师与钱老师二人依然顶着恶劣的环境进行耗时长久的拆画工作。

 

幸运的是,在钱二位老师的耐心、细心与恒心下,经过一整天的努力,两幅字画的拆除工作终于顺利完成。此次“抢救”行动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两幅字画能够有朝一日重放光彩,因此,真正艰巨的字画修复与维护工作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期待两幅巨作焕然一新的时刻吧。

 

 

 

 

 

撰稿:陈晓俊

摄影:陈晓俊

 

 

 

 

 

 

 

 

 

 

 


【浏览次数】: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