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产生背景】
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新式学堂纷纷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发轫,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发轫之初】
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就是仿照西方学堂的教育体制所设立的。最初我们是学习的日本人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办学方法。一些早期从日本留学回国的留学生认识到现代音乐教育之于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回国后成为了早期的音乐教师。
【创作手法】
学堂乐歌的创作,处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它是许多严肃的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他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在音乐创作上也大胆借鉴西方歌曲的创作手法。这些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而编成,而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
代表人物
在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这些早期的音乐先驱们大多都有留学背景,而且在出国学习时,音乐也不是其主修专业。但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他们后来纷纷投身于“学堂乐歌”创作和传播之中,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创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等,他们都是南洋公学毕业的学生。
沈心工 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作歌、作曲时用的笔名。
生平简介:1897年,考入南洋公学第一届师范班。
1902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沈心工赴日本,与鲁迅同期进入设在东京的弘文学院。(他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了"音乐讲习会",专门聘请日本音乐家为师,研究中国乐歌的创作问题,这是国人举办近代音乐讲习活动的首创。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气高》,就是沈心工当时的第一首习作。此歌后来在国内广为传唱。初名为《体操--兵操》)。
1903年2月,沈心工回到国内,从此执教于南洋公学附小24年。
(他首先在自己的学校里设置“唱歌”课,以推动乐歌浪潮。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的记载,这是我国小学设“唱歌”课的开端。)
当时,上海的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都请沈心工去教乐歌,并举办“乐歌讲习会”。不仅上海,全国许多地方也纷纷派人向他请教乐歌门径,从而在全国掀起一股乐歌热潮,形成了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启蒙运动。
作品:
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
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
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
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
儿童歌曲《体操—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乐歌
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和《民国唱歌集》4集。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82首歌曲,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此外,他还翻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
沈心工作品的风格
典雅隽永,词曲配合贴切,易于上口,因此在社会上流传极广,涉及题材极其广泛。作品大多沿袭了日本乐歌的风尚,多用欧美或日本的名曲、民谣填配歌词。一部分则是他自己专门作曲的,也有一部分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民歌的曲调。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 。
评论
黄炎培在为《重编学校唱歌集》所作的序文中写道:"沈君之所以为……良导师者,不惟以其得风气先,尤以其所制乐歌,虽至今日作者如林,绝不因此减其价值,且与岁月同增进焉。"
著名音乐家黄自为《心工唱歌集》所作的序文中说:"先生的歌集,风行最早。……所谓'盛极南北'确系事实而不是过誉。所以现在的青年教师及歌曲作者多少皆受先生的影响,这一点贡献,也就了不起了。"
191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在记述一个"女权运动"组织搞的一次"天足会"的集会上用风琴伴唱沈心工创作的《女学歌》的场面时,有这样的描写:"击掌完时琴韵高,一曲清歌声婉转,原来是振兴女权训儿曹,心工沈氏传佳制,淑性陶情要算是第一挑。"由此可见沈氏的作品在当时的风行情况。
李叔同(1880—1942)生于天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名文涛,别号广候、漱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法师。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
生平简介:1901年入南洋公学特班,受业于蔡元培。
1903年与黄炎培、许幻园等青年进步分子创建"沪学会",同时在夜校里特设"乐歌课",开中国音乐教育之先。
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李叔同曾手书《祖国歌》的词谱,作为“沪学会”补习班的唱歌教材。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深受青年学子们的欢迎,很快由上海传唱到其他城市,产生了很大影响。编印出版《国学唱歌集》,歌词选用了《诗经》、《离骚》、唐宋诗词等,表现出作者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对国学的重视。
1906年,李叔同独自在日本创办了《音乐小杂志》,在日本印成后,寄回国内发行。这本杂志虽然只发行了一期,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第一本音乐杂志。
1911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
1912年10月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送别》、《三宝歌》、《忆儿时》、《金楼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在民间广为流传。
1913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书时编辑《白阳》杂志,他在杂志上刊登了介绍西洋乐器的文章和他自己作词作曲的合唱曲《春游》。
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创作许多广为传唱的佛教歌曲。丰子恺和裘梦痕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收录的大多是李叔同1912年至1918年所作的乐歌。
1936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清凉歌集》。
评论:丰子恺曾说:“他教授图画音乐,有许多其他修养作背景,所以我们不得不崇敬他……”
作品风格:
李叔同创作的乐歌艺术水平很高,尤其在多声部合唱歌曲方面具有首创性。编写的乐歌,体现了他“促社会之健全”和“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观,影响深远。豪迈壮阔的歌词充满爱国激情,表达了他希望祖国富强的强烈愿望。
【学堂乐歌派出现的历史意义】
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
2、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
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 范围地在中国传播;
4、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