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组一行12人来到上海交大档案馆,对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申报项目“郑和下西洋牵星术多媒体展项改造”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评审和答辩
5月28日上午,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组一行12人来到上海交大档案馆,对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申报项目“郑和下西洋牵星术多媒体展项改造”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评审和答辩。档案馆馆长盛懿、副馆长丁东锋、董浩云航运博物馆馆长曹永玓等出席。

评审组专家首先现场考察了航运博物馆场馆建设情况。丁东锋向专家组汇报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近三年的运行与建设情况,曹永玓汇报了此次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经过提问和答辩,专家们对航运馆的工作和申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航运馆今后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此次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申报的有关项目,是上海市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夯实高校博物
馆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科教兴国、学习型社会和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 馆假设和发展的通知》有关精神,于今年开始实施的《上海高校博物馆内涵建设2014-2016三年计划》。专家组现场考察和评审也标志着《上海高校博物馆 内涵建设2014-2016三年计划》的正式启动。
此次我校参与申报的项目,对于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相较于社会公共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具有十分鲜明的自身特点。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在专业、人才
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真正办出高校博物馆的特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
|
|
|
|
曹永旳
|
【浏览次数】:人
|